2019 年 10 月 15 日
品香,添一味山野气象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

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苏轼《翻香令》




最初被香“迷倒”,

倒不是因为香气,而是因为,名。

辛夷,龙涎,降真,零陵香,

一笔一划列在古香方里,

看一眼只觉满纸生香,

有种属于中国人的古典浪漫。




在东方,

人与香的邂逅持续千年。

中国文人大多爱香,宋代黄庭坚尤甚。

相传他做香,

须用以当年冬天盛开的梅花花蕊、

三月桃花花瓣上的雪等珍稀物。

这创作“合香”的过程,

也是漫长寂寞的等待。


故而在他那些意味无穷的跋文中,

影绘了香幽深和神秘的美感。

黄庭坚《跋自书所为香后事》中,

“富贵清丽”“恬澹寂寞”两种境界

融合无碍,并未偏执。




香事中有许多技巧与仪式,

但在文人的眼中,

技巧并不是值得炫耀的部分。


在香的学习中,提升了感官的敏锐度,

透过嗅觉,我们与整个生活做交流。

香,只是一个入境的媒介,

而非我们入道的终点。



焚香在文人的生活中,

既是日常事务,又是雅趣。

古人与香的关系,

是一种退隐的亲近。

共处一室,静中成友,寡而为足。

这份人与香之间的品格与分寸感,

才是典型的东方用香审美。


宋代文人品香,以清为佳。

南宋陈郁,提出香的四和之说。

他认为香有富贵四和,但不如台阁四和,

而台阁四和则不如山林四和。




被奉为逸品的“山林四和”之香,

不过是荔枝壳、甘蔗滓、干柏叶、茅山黄连之类,

寻常之物,有山野果香清韵,

胜过了沉香、檀香、龙脑、麝香四大名香,

文人珍视其有自然清和之香。


山林四和中藏着幽静的一卷《溪山清远》,

近处雾景的巨崖大石,

似是香息里的一脉主调;

茂盛的松林,

是鼻根处漾开的朗月清风;

湖岸山色空蒙,

是闭目回味时的微茫余音……


▲ 南宋 夏圭 《溪山清远图卷》 局部



合香的植物是充满能量的生命体,

它们植根土地,吸收雨露阳光,

故而香气像自然气象一般,

具有细腻而宏大的生命能量。

层叠的气息,松弛、深远,

让人透过草木生长的世界,融入天地自然。


观画写诗,静坐冥想,

这时节,

该添一味春山新雨香吧。




媒介垂询
冷先生 
EDENUS 
sales074@w1000.com
4001-126-001




更多选购方式:前往万仟堂线下门店,致电 4001-126-001 或前往 天猫旗舰店
中国